婦幼商品關鍵字 天界的52則聖諭:52個自我覺察的練習 讓你回到內在和平



婦幼商品關鍵字

天界的52則聖諭:52個自我覺察的練習 讓你回到內在和平





天界的52則聖諭:52個自我覺察的練習 讓你回到內在和平 評價



網友滿意度:



其實現在外面很多課程和活動可以讓孩子去學習

但與其亂送孩子去各式各樣的才藝補習班

更重要的是父母們要好好的為孩子們做規劃

我自己是會上網搜尋一些資訊學習一些新世代父母的想法

向我覺得健康述網站裡有一些不錯的看法,以下截取自健康樹如何教育學齡前兒童(一):

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才能奠定良好的家庭教育,爲將來與學校教育接軌提供良好的環境與機會,

家裏成員應一起納入生活教育中,不要只針對孩子做計劃,並給予具體性的計劃安排,

讓家庭的教育也能變得有條理而不散漫。實行家庭內育兒教育計劃的3項優點:

提供良好的環境與機會

只要建立起育兒教育計劃,父母會爲了實踐計劃內容而下功夫。與計劃相關的情報資訊,也會因此特別關注並提供給孩子吸收,

經過這個過程的用心,父母更會配合孩子的成長,來給予適宜的生長教育環境,這正是啓發孩子能力發展的最佳環境。

讓生活中注入“緊張感”

平時如果沒有計劃好“未來”的目標,平常每天只會與孩子一起反覆過着散漫的日子。但是如果有必須要執行的事也就不易怠惰,

爲了實現計劃內容,也會警惕自己收斂那種“慢慢來”的心態,而增添一些緊張感,也爲生活注入活力元素。

生活會變得充滿安定感

不妨想象一下孩子四五年以後的模樣吧!趁孩子還小,就從現在起計劃一下他入學前該成爲什麼樣的學齡兒童。

有了教育計劃爲前提,生活也會因內心的想法而變得更爲踏實

看了這篇文章讓我這個新手父母能夠開始慢下來

好好想想為孩子的計畫

來點輕鬆的小分享

我們家是大家庭

我是一個全職媽媽,所以大哥和二個的孩子都會順便帶

除了他們下課的時候和我的孩子醒著的時候

其餘時間其實還蠻閒的

雖然很閒但只能在家,所以我都會去Momo看看有沒有不錯的東西可以買給孩子玩或用

最近Momo有推出優惠所以去看看

發現一個還蠻不錯的東西 天界的52則聖諭:52個自我覺察的練習 讓你回到內在和平

第一個價格還蠻親民的

第二收到的時候品質還不錯

第三孩子玩的用的蠻開心的

光這三點真的就可以買了!!!

其實我還買了蠻多東西的,只是還沒拆封

孩子也不能那麼寵嘛哈哈久久給他一個新玩意就夠了

分享給各位爸爸媽媽們囉~~~





小鴨 momo購物折價券傳送門

天界的52則聖諭:52個自我覺察的練習 讓你回到內在和平



本週熱銷商品:





【UnMe】英格蘭多功能手提後背兩用書包(紅格)







【UnMe】高年級三層人體工學後背書包(桃紅色)







商品訊息功能:




  • 品號:2888907


  • 作者:田安琪
  • 出版社:商周出版
  • 出版日期:2014-09-23




商品訊息描述:

「如果你總是依據知識與道理來行事,那麼你的生命如同已死。」

--觀音葛瑪巴

52則高靈訊息,52篇心靈小品,52個輕安小練習,

每週一個課題,每個人自我覺察的指引,

解開疑惑與沉重之後,你將在自己之內締造和平。

行李沉重使人無法遠行,心有掛礙使人無法自由。經過「自我覺察」的內在修煉之後,改變的當然不是「星盤」,或者信手扭轉星體運行,而是以高階自我,輕輕渡過那可能會困住小我一生的難關,視野拓展,活出新的心境與命運。

「自我覺察」是靈性圈名師田安琪一直以來衷心熱切去談的主題,也是她靈性教學的主軸。一年有五十二週,本書以每週一個課題,提供讀者五十二個切入點。你可以每週逐步練習體察自己;也可信手拈來翻閱,隨時回到內在和平。

【訊息選錄】

「生命的發展猶如駕車行駛,起初,必須鼓起勇氣開車上路、學習掌握方向盤,掌握人生的自主權;逐漸熟練技術之後,便想要競速、便更在乎車子的品牌,那是自我實證的時期;最終,車子只純然是個載具,讓自己觀賞沿途風景,它因而成為體驗的工具。」

--蓮花生大士

「在即將療癒之前,會有一波更大的挑戰期,這時候可做的,就是更深入課題與痛苦,與其共處一室,去認知到,深入它並不會讓自己死亡、不會一無所有。那麼這混亂期便有如翻土整地,而新苗將從中滋生長大,終能綻放出光華四射的玫瑰。」

--亞當瑪大祭司

「打磨自己、滋養自己,當你是光亮的鑽石時,自然有高貴的待遇;當你是一片沃土時,自然草木豐饒,萬物勃發。若為掠奪資源而戰,不如為自己養好一片能盛產豐收的沃土。拿回與人競爭的能量來供養自己,那麼生命將滋長奇蹟。」

--鍾塹

「行李沉重使人無法遠行,心有掛礙使人無法自由。

自由無須靠戰鬥而來,只須自問:「我心中有何重擔尚未卸落?」

你不是那行腳,你是你要去的所在。」

--天空

「情緒是能量體的內部結構,結構腐敗(不面對)或失控(被情緒操控),都會使得能量體不健康。體驗情緒,並覺察情緒的來源,終將成為情緒的主人。」

--伊莉莎白

「那條你以為可供你往上攀登的繩索,其實可能正好把你往深淵中垂吊。

靈修並非一條通往高遠之境的路,它不過是讓人可以毫無恐懼地回復本有的天性而已。」

--觀音葛瑪巴

【推薦引文】

「當你讀了安琪,你會從心裡開始覺知,那亙古就已存在的靈光,自然而飽滿的愛。」

--蔡慶輝(臉書媒體《酷新聞》創辦人)

「要離苦得樂,追求內心的幸福與喜悅,我們同時需要科學和靈性這兩樣東西,來緩和生理與心理的苦難。」

--彭啟明(氣象達人)

「看著安琪拿自己開刀的同時,一邊也留意這些神諭或安琪的文字,是否也觸動到我的哪個部分?......這的確是本可以幫助看到自己起心動念的好書。」

--白曛綾(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)

目錄

【推薦序】看到自己的起心動念∕白矄綾

【推薦序】相對世界的美麗∕彭啟明

【推薦序】感知與覺知∕蔡慶輝

本書指南

01平凡--體驗然後放下∕蓮花生大士

02勇氣--壯士斷腕重生前的毀滅∕亞里斯多德

03戰爭--自勝者強∕老子

04本質--彈奏自己的樂音∕聖女貞德

05選擇--只取一瓢飲∕梅林

06承認--高尚的自我欺瞞∕娜達

07自發--無為促使潛能浮現∕老子

08關係--愛是魔的獻祭∕亞當瑪大祭司

09獨立--新次元人類的特質∕強森

10起因--盡信書不如無書∕圖特上師

11聆聽--沉默以打開覺受∕白居易

12是非--論斷製造框架∕沙鷗

13深入--在超越之前∕亞當瑪大祭司

14情緒--讓情緒成為引路者∕娜芙蒂蒂

15等待--為何不想放棄?∕卓瑪

16幻象--別讓陰影活得比你真實∕達摩

17回歸--投入興趣實踐天命∕鍾塹

18命運--自由意志揭開宿命的真相∕阿基里斯

19真誠--回歸童真表達愛∕娜達

20自由--幸福來自於解除恐懼∕天空

21渴望--流動你的能量∕梅林

22自性--去蕪存菁∕達摩

23業力--在每一個當下覺照自己∕聖哲曼

24夢想--跨界共創純真中升起的創造力∕穆罕默德

25煉金--先掌握平凡事物∕白水牛女神

26單獨--冶鍊收攝力體驗自由度∕老子

27敏感--批判製造自我傷害∕蓮花生大士

28強調--彰顯的便是缺乏∕蓮花生大士

29自在--自得其樂∕聖瑪格莉特

30臣服--撥開恐懼始能導航於內在之光∕庫瑪拉

31轉化--認出愛∕耶和華

32失去--渴求與奉獻∕阿拉穆罕

33當下--除了安靜沒有什麼要做的∕希達多

34富足--做自己的國王∕蒙巴剎

35分享--體察心的溫度∕卓美森

36初衷--執起權杖與燭光的手∕梅林

37生存--兌現金錢∕維納斯(金星意識)

38信任--你的世界有多大?∕亞里斯多德

39瞭解--下看上盡是投射∕白鷹

40完整--寂寞?獨立而自由∕蓮花生大士

41成熟--解開親密關係的結∕維納斯(金星意識)

42方向--應往何處去?∕蓮花生大士

43弱點--接納自己最平實的樣子∕觀音噶瑪巴

44兩極--作用力生出反作用力∕圓覺

45全像--塞翁失馬焉知非福∕卓爾泰

46情緒--無法被靈性取代只能成為它的主人∕伊莉莎白

47自主--為自己加冕∕艾勒克

48無為--享受在作為中便是回報∕老子

49光源--情愛的五個層次∕金星意識

50妄作--不必經營回歸自性∕卓爾泰

51靈性--靈修所帶來的幻相∕觀音葛瑪巴

52責任--生命之歌必由心聲所吟唱∕觀音葛瑪巴

網友試讀迴響摘錄

名家推薦

看到自己的起心動念◎文∕白曛綾(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)

很喜歡看安琪在第一本書中直言不諱的裸奔,以及高靈們的訊息。這本書仍延續前書的風格,編排則改以52則「神諭」的方式,讓讀者可以每週一次,依著神諭課題進行自己的內在探索。

我一邊讀著書,看著安琪拿自己開刀的同時,一邊也留意這些神諭或安琪的文字,是否也觸動到我的那個部分?......這的確是本可以幫助看到自己起心動念的好書。

相對世界的美麗◎文∕彭啟明(氣象達人)

安琪是我在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的學姊,記得她在研究所時做的還是氣象雷達的研究!這一路走來,看著她從學生時代意氣風發到職場發光發熱,進入婚姻再走向靈性的天命。安琪一直順著內心的聲音,接受內心的呼喚,也深深地被祝福著。

安琪這本書,用她自己親身的經歷,透過這五十二個自我察覺靜心的練習,讓自己的心更透明澄淨,更清明的面對自己內心底層的聲音,進而邁開大步,走向自己心想事成的美好人生。

我是學大氣科學的,面對許多複雜的問題,每天的工作習慣是實事求是,用數字呈現,在各種科學方法中,觀察、分析並研判。但科學在和靈性的接觸當中,也可以有所學習,有些現象,科學也無法解釋,這便是相對世界的美麗。

就算是在科學發展最進步、最富有、最幸福的先進國家,人們仍然會經歷到各種的苦,尤其是在情緒和心理層面,還有各式各樣的無常。科學觀能帶給我們的最大好處,就是能緩和我們在物質上或是身體上的苦難;至於精神上的苦難,就只能靠對內心品質的提升與內在態度的轉變,才能處理與克服。

換句話說,要離苦得樂,追求內心的幸福與喜悅,我們同時需要科學和靈性這兩樣東西,來緩和生理與心理的苦難。

身為一個科學家,最大的樂趣之一是彼此分享知識,一起解決問題。而台灣不知在何時開始,很多人盲目地向外追求、人云亦云,對大環境無奈下,處處存在不平衡心理。如果你自己也曾無力困惑,只能舒顏萃台南在黑暗中摸索,何不積極前進努力,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,練習靜心,當自我成長改變,就可以讓自己成為照亮大家的那一盞燈。

這本書十分實用,跟著安琪一周一次的靜心練習,會讓你找到全宇宙一起給你力量的方法。也祝福安琪,在歷經科學和靈性的雙主修之路,能把更多的光帶給有緣人。

感知與覺知◎文∕蔡慶輝(臉書媒體《酷新聞》創辦人)

有些時候,有些事情,有些場景,有些文字,有些話語,會觸動你的感覺,當下你開始用形容詞、動詞、名詞推砌,你感知到一些什麼,從腦子的反射或震動。而當你讀了安琪,你會從心裡開始覺知,那亙古就已存在的靈光,自然而飽滿的愛。

安琪跟我說這書名時,當天我才跟我的夥伴提到專訪台灣五十二位新銳藝術家的報導計畫,那不只是靈光閃過,根本是已然安排的節奏,在週而復始的時間軌跡中。

再看了這52篇聖諭的書目,我感知到安琪再一次提升,從前是平視著她,我現在必須仰頭。

我開始想,如果要用兩個字來形容安琪,或代表安琪,會是哪兩個字?

與安琪討論時她任由我自己想,她只說她現在是在「二次童真0期」,反璞歸真,我立刻給了她兩個字--「月光」。回頭,翻了三年前為安琪的第一本書《我聽見天使》寫的推薦序,有一句話:「安琪,你看到的她是像灑進森林裡的晨光......」

安琪是「月光」?還是「晨光」?這是兩種不同的熱力,三年的時間軌跡或許就有了這樣的差異,從感知到覺知,愛又昇華到另一層次。

內文試閱

為什麼要自我覺照?

都說,這整個世界是由我們自身的內在所投射、反照的。

我們的業力與緣分、遭逢的人事物、我們的思想面向與情緒感受,都因內在的「動」而起。這個「動」,意思是它不在中道,若在中道,我們便不會生出多餘的念頭與情緒,因此也不會有多餘的煩惱苦痛。

到時候,會「知曉與洞悉」,但不會「動」。

因此,培養對自己內在的觀察力,變得如此重要,只有這個「觀察之力」,才有機會讓自己從一個「被念頭與情緒操縱的魁儡」翻身而起,成為如如不動的「觀照者」,自由而輕盈。

這本書希望能協助各位養成自我覺照的習慣,因此以五十二篇高靈訊息來給出覺照的主題。以下閱讀指南,讓各位在進入主題前,能掌握一些重點:

一、「覺照」必須成為一個分分秒秒的習慣,直到最終成為不動的覺照者

但初學者,可以從自己產生負面情緒的機緣開始,一旦發現沮喪憤怒的時候,去「看」自己產生這些負面情緒的原因。要注意,那「根本原因」永遠不會是別人,必定是自己的某個恆久以來的傷痛。

學著清醒的看著,也同時慈悲地陪伴著這些傷痛。

二、實戰共修練習

我在臉書成立了一個社團,本書出版後,會隨著這五十二個主題的節奏,給出更詳細的「自我覺照」的要訣。(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764569393599758/

三、不吝賜教高靈上師們

即使看不到祂們,也請保持與祂們之間的互動,最實際地,是在你需要協助時祈請祂們的指引與援手。祂們的任務之一便是提攜我們往前,因此回應我們的呼求是祂們熱切投入之事;但神聖指導者從不影響我們的抉擇,也不主動介入我們的生命旅程,因此請記得提出你的祈請,並放手讓更高次元來安排那個回應。

四、關於本書中出現的高靈

蓮花生大士與伊莉莎白女祭司是與我連結比較深的高靈,但這本書開放一切被我所感知到的高次元訊息,因此會看到許多不同的名字。包括各位熟悉的觀音葛瑪巴、老子、白鷹、梅林、達摩、圖特上師等;也有完全不熟悉的名字,譬如卓爾泰、艾勒克、蒙巴剎等,更不用說像是「天空」、「沙鷗」這樣的「藝名」;此外,像悉達多和耶和華,並不使用「佛陀」和「耶穌」這樣的名稱,我覺得也很有趣,我猜祂們或許是想藉此打破約定成俗的思維吧。

但有一些名字是連我自己也想要去求證與適應的,譬如亞里斯多德、聖女貞德、白居易等。如果你們像我一樣去瞭解一下他們的生平與論述,會發現,祂們中有一些曾經談過與書中類似的話題,有一些(例如白居易)的確在他在世時潛心修煉,很有可能,以白居易為名的那一世,便是他在地球輪迴的最後一世了。

當這本書寫到中途時,我突然意識到,有別於上一本書地,這一次來給出訊息的,清一色都是「上師」,而非「天使」。天使們沒有地球經驗,是超越二元性的存有;但上師們都曾經在地球輪迴過,知悉身為人類的喜樂悲苦、貪嗔癡慢疑。因此,期待祂們的發言,會讓讀者們感到更貼近、更受用。

01平凡--體驗然後放下

生命的發展猶如駕車行駛,起初,必須鼓起勇氣開車上路、學習掌握方向盤,掌握人生的自主權;逐漸熟練技術之後,便想要競速、便更在乎車子的品牌,那是自我實證的時期;最終,車子只純然是個載具,讓自己觀賞沿途風景,它因而成為體驗的工具。

體驗的本身才是靈魂的養分,但那被賦予名相的載具,誘惑人們去執著,然後在千百萬劫之後再被放下。

只是,要放下的不是載具,而是名相;要放下的是對名利的依戀,而不是名利本身,譬如善心所驅使之事所帶來的名利,當然不必避免。

這就是平凡之心。

簡單是平凡,繁華也是平凡,是擁有了一切內在素質的平凡。

--蓮花生大士

這本書煎熬了我七百多個日子才真正決定要動工,過程裡想法反反覆覆地,一方面在出版社與讀者的鼓勵下心動著,一方面,又始終定不出讓自己眼睛一亮的主題好動工。每一天,只要在教課之間的空檔、在完成了一連串的演講或工作坊之後、或者在週末裡格外安靜的時刻,「到底要不要出書?」這問題,便像夏夜裡發動攻勢的蚊子一般地在耳邊嗡嗡作響,擾得人心煩意亂,如果能一巴掌拍下去,來個一翻兩瞪眼該多好。

「決定了不出書,才能好好寫作吧?」就像當初部落格的文章以及目前臉書的文字,都能在快意揮灑之下寫就。但真的是這樣嗎?

我當時只確定「寫作」這件事情比「出版」更重要。

特別不喜歡自己「為了出書造作而寫」的那種感覺,總覺得那種「有所為(ㄨㄟˋ)而為」不打心底而出,推送不出懇切之作。於是去年夏天,自以為鐵了心地決定再也不出書了,愛寫就繼續寫給自己爽吧!翻翻電腦裡的祕密檔案夾,尚未發表的文章其實也有個兩萬字了,公開在社群網站但尚未出版的應該更多,拿這些曾經逐筆耕耘的痕跡來掐指計算,足堪安慰。

但真正在心裡深處搞不定自己的,其實是另一個肅穆的生命議題。

「田安琪,妳將來應該是要慢慢走下舞台了吧?」想像中,越往內走,應該會越低調、越平凡吧?出書似乎又是一種讓自己心神外馳的把戲,於是內在有個抵制自己「繼續自我彰顯」的勢能。

但有趣的是,後來我觀察到,當身邊的作家朋友出書時,還是有羨慕的感覺,於是我又翻案了,決定出書。就把它當作是「發洩掉最後的那一點自我彰顯的欲望吧」!並且想出了兩個類型的新書方向,認認真真地和總編輯討論出書方向。不過回到家之後,我一直感覺不到心中歡欣鼓舞的聲音。焦躁了沒多久,我便承認了--謬斯神並沒有降臨在我的筆墨之間。事情不太對勁,我對這些新書方向的熱情還不夠,或者,還有什麼我該知道的東西尚未被觸及?

夏末的某個晚上,我只好向指導靈求救了:「告訴我該不該出書,或者,直接告訴我該寫些什麼吧?」

「妳當然會知道,但未來這段日子,妳必須完全放下這件事,完全不思索、不寫任何與新書有關的東西。答案才會出現。」

聽起來像是個讓焦慮淨空的假期,但我記得當時根本沒有辦法完全放下,出書的「執念」確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小啊......可見本人離想像中「平凡」、「走下舞台」的境界還很有距離。

於是在初秋之後,我便出國去度了個真正的假期。就在回來的第二天晚上,尋常的課程結束後,我正在放鬆地淋浴,電光火石之間,靈感像無聲的閃電一般強勢占據腦海,「靈感」沒有告訴我該不該寫書,它直裁了當地說:「給大家『自我覺察』的指南吧,寫五十二篇,讓讀者每週練習一篇。」

我興奮地在浴室裡跳舞,不只是因為這個明確的方向,主要是我知道「自我覺察」是一直以來我衷心熱切去談的主題,是我靈性教學的主軸。一想到我可以使用平常講課的心情、語彙來映現在文字上,便令我更加讚嘆這個靈感,這是個不用刻意「有所為(ㄨㄟˋ)」便可表達的方向。

為第一篇文章動筆的那一刻,我好整以暇地打開筆電,喝了幾口淡咖啡,放鬆身心,等待某一位高靈給出題目與訊息內容,於是我熟悉的蓮花生大士出現了:「透過文字來傳遞佳音是妳的天賦,妳被『賦予』的,終究要賦予出去,這是自然法則。若能奏出悅耳之作,為什麼不繼續彈奏?」

「妳要做的是放下名利之累、名相的干擾,而非禁止自己去做帶來名利之事。」外象終究不能說明內在情況,而內在情況才是真象啊!

沒料到在正式進入第一篇訊息之前,高靈先來了這一段「行前教育」。我在咖啡館裡淚流不止,努力不讓哽咽聲被聽到。它是如此醍醐灌頂,但又來得如此地遲,在我困惑搖擺了兩年之後才出現,顯見,那一段在進退中探索的日子還是必要的。

蓮花生大士簡單的兩句話,讓瀰漫了兩年的霧霾霎時散去,得到無以言喻的解脫和輕快感。因此,願以這五十二篇高靈訊息,提供更多人自我覺察的切入點,解開更多疑惑與沉重。

02勇氣--壯士斷腕重生前的毀滅

「知識」與「理智」,很有可能只會引導你重複老路,事實上,要讓生命進展......乃至於事業、情感的進展,其所需要的「勇氣」勝過一切。

真正的「往前」,意味著「舊的」持續要死亡、要拋下。

要擁有新的生命狀態,那麼舊的生活方式要捨得放棄;要創造事業高峰、要反敗為勝,那麼舊的經營思維與制度、甚至廠房與員工......都要捨棄;要挽救親密關係,那麼舊的感情模式、感情需求,都要放下。

有勇氣讓舊的自己徹底死亡嗎?現在就壯士斷腕吧!

--亞里斯多德

我在第一本書《我聽見天使》印刷付梓的前夕,決定離開公關領域,當時心中有兩個掛念。第一個掛念是自己的主要客戶,我為他們服務了八年,已非常熟悉客戶與案子的情況,與客戶端在概念與做法上有基本共識,互動起來方便快速,因此不但新人上手不易,客戶要與新手重新溝通也是個工程,況且這個案子需要有理工科背景的公關,其實在找尋接手對象時是有門檻的。但心意已決,因此盤算著請辭後盡量仔細交接就是。

沒想到就在躊躇著該如何向客戶表達此事時,傳來客戶端上層的消息:他們決定停辦活動了。一舉兩得,豈不快哉!恰恰應驗了達賴喇嘛的智慧箴言:「當你決定要往哪裡去時,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。」

另一個掛念當然是收入,畢竟現在已經沒有老公可倚靠了,一切生活所需都得由自己支付,而我既不想過著拮据的生活,也不想要讓我的靈性教學變成是「為養活自己而做」的事情。好在有關金錢恐懼的課題也練習了好一段時間,知道「順服心」與「勇於捨棄」是孿生兄弟,在它們的帶領之下,生命自然會進入新的金錢運轉模式之中,而在那裡,會有更不費力的收入「流動而來」,是自動靠近,不是「掙」來的。

只是現實世界裡,不會是一個口令、一個動作地在操作靈性法則後能立即實體化的。當我下定決心不做公關,只單純地從事靈性工作之後,有趣的事情發生了:新的、舊的公關客戶短時間之內一個個地接連找上門來,概算起來,那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,足以供應我一整年的吃穿玩樂,教課與賣書可要花很久的時間才有辦法追上這個數字。這對人我的層面真的是個考驗,但在那個階段,「自在與快樂」已經比這世界上任何有形有象的奢侈品重要了。

想想看,人們汲汲營營於賺錢與升職,想過更好的生活、擁有更亮麗的名銜,不論是自己有成就感還是希望他人欽羨,最終不就是為了「幸福」感嗎?那麼,我們為何不先擁有近在咫尺的輕鬆自在,而要繞路遠行,企圖透過追求名利而快樂呢?其實,人們經常在追求快樂的過程中一路扼殺快樂,早就忘了當初企求名利成就的真實目的其實是快樂。

還記得最後那兩年的公關生涯裡,我常常自問:「為何我要花這麼多時間處理一些無意義的瑣事來討好客戶?為什麼客戶一道隨口的指令下來後,大家得人仰馬翻地重整案子的頭緒,只為了怕客戶不高興?」「把那些滿足客戶胃口的心力用在靈性工作該有多好!」當時我已經在教靈性課程,兩相比較之下,自然知道自己投入的力量在哪裡會更有價值。

最終要放下的就是「做不夠快樂的事情所帶來的收入」罷了。

在《我聽見天使》這本書中,提到自己曾經做了一個小實驗。我淡出了一個系列性的案子,那是我離開公關界的前奏,這麼做會讓我即刻短收一筆約八萬元的收入,之後的損失還不在此之列......掛下那通向客戶表明意圖的電話時,我發現自己渾身都緊張地濕透了。當時我剛剛離了婚,還窩居在一處頂樓加蓋的租屋處,我鼓勵自己:「田安琪,別害怕!看看這筆短收什麼時候會回來。」我打算親身實證「喜樂吸引豐盛」的靈性法則。我本來以為老天爺會在年度結算時補償我這筆捨棄,結果三個月不到,數字就回來了。

有了前面的親身實證,這一次雖割捨的金錢數字大得多,但已經沒那麼害怕了。我篤定地一一回覆客戶,推薦其他公關,甚至免費給予一些策略與創意上的建議。

於是我的人生更單純清爽了,教課、演講、寫作,目前為止,我每週例行的工作時數是十二小時,演講或工作坊的安排則刻意鬆散,至多一個月不會超過兩次。某一天,我興味盎然地計算著目前靈性教學的收入,竟然比以往做公關時還多,那結果著實嚇了我一大跳。

你要的是某種職銜?金錢數字?特定的某個人?還是快意與幸福?

如果是後者,那麼鼓起勇氣壯士斷腕吧!當壯士斷腕之後,一股新的能量流注入新生命時,職銜、金錢、對象反而應運而生;但經常地,會有比這三樣東西、比你想像得更好的事情發生!

03戰爭--自勝者強

在你心中有一座山丘上的城堡,它是你鍾愛的國度,為了攻城掠地,或為固守家園,你揭竿奮戰,想以刀劍撐起那壯麗城池。

未料每一把向外攻守的刀劍,都指向綁?繃帶的傷痕,是他人的,也是你的,越是勇猛揮斬,越是痛楚陣陣。

以戰爭取得的,不會長久。世間沒有一個為了和平的戰爭能夠真正達成目的。

戰勝自己,勝過於戰勝別人。

--老子

(註)

《老子道德經?三十三章》全文:「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勝人者有力,自勝者強。知足者富,強行者有志。不失其所者久,死而不亡者壽。」

記憶中,以前在和伴侶相處時,總是過於認真地想解決問題:「這件事情苗頭不對,再繼續下去是不行的......一定要立馬溝通清楚,好好除掉這個問題。堅壁清野,以防後患。」看似是寄望在溝通之後便可以「調整」完畢,實則是心中無法容得下問題存在,害怕這些問題日後會無限上綱地發酵。

再看仔細點兒,才發現在那些年歲中,「未來」是可怕的東西,想像中的未來必定是很容易失去掌控的,因此,除掉了現在的問題,未來才能好好相處,彷彿無瑕的關係也才能長長久久。但真的是如此嗎?

但反而,我們在積極「讓關係無瑕」的工程中,犧牲了情分,也扼殺了關係的壽命。

關係豈是「解決對方問題」的過程,它其實應該是「擴展自己」的旅程,除非擴展到能夠讓對方住進自己心量之中,否則兩個人勢必會繼續磨合......不是繼續爭吵,就是放棄地形同陌路。

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夠忍受伴侶帶著「調整對方」的心態前來溝通?這樣的溝通動機很少不會因此爭吵的,而吵架時,不是自我防衛便是攻擊彼此,但不論是前者還是後者,原因都一樣--自己受傷了。

無論看起來再怎麼像是對方的不可理喻,任何時候,只要是覺得對方錯了,那麼便表示自己受傷了。並且,在對方不可理喻之前,這個傷便存在了,那是更早於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傷,是多生累世、亙古以來的傷。但我們還來不及認清這個事實、來不及承認自己受傷之前,小我便發動攻擊了,結果必然是兩敗俱傷。不論是理性地「調整對方」,還是情緒爆發大吵特吵地指責辱罵,最終其實是兩個受傷的小孩之間,正在比較誰的傷害比較大,正在為了捍衛自己的傷口而炮火向外。

但其實受傷的原因從來都還是來自於自身,和對方沒有關係。

要知道自己的要害在哪裡、最沉重的課題在哪裡,觀察自己在親密關係中最常受傷的地方,便八九不離十了。

雖說我們在伴侶間所感受到的矛盾都只和自己有關係,但並不是說自己悶起來檢討反省、靈修療癒就好,當然還要在實像世界有所行動。譬如,當我們在關係中改變了「反應模式」,不但自己的能量狀態會產生質變,雙方的能量交匯也將徹底轉化。

那個模式的改變,是把焦點從「指責對方」轉成「描述自己」。

以往我們說:「你為什麼每次都如何如何?」「你可不可以不要如何如何?」矛頭指向對方,語言的焦點總放在別人身上。現在你可以說:「我感覺到很受傷,我也不希望這樣,能不能讓我們想個辦法,我希望你也能幫幫我。」

我有位學生曾經是成功的職業婦女,婚後便心甘情願地辭掉工作成為專職的人妻了。一開始,她平日的生活所需都支用過去的存款,也不以為意;日子久了,後來懷孕生子,開始得向老公伸手要錢。這過程裡得要面對自己許多的內在暗影,一來是「金錢並不高尚」的信念,二來是自己「不配得」的信念。一次,她發現老公前一個月的生活費尚未匯入自己的戶頭,內心焦慮輾轉了許久,便鼓起勇氣去向老公表達這件事。起初老公一口咬定早已匯款,學生也不好持續爭執,但內心的受害者戲碼已然開始上演,好在折騰了一陣子之後,老公主動給了一筆錢。

其實說到底,這個事件的主題並非「金錢」,而是「愛」。

學生的表達可以是:「我不是在乎那些錢,是在乎你的關心,每次發現自己得向你要錢的時候,我都有受傷和羞愧的感覺。」

奇蹟課程中提到:「所有的攻擊,都在呼求愛。」

如果看穿了那些別人的攻擊與自己的反擊,都是在呼求對方的愛,那麼我們何不停止攻擊,直接表達那個「我們需要的愛」呢!

04本質--彈奏自己的樂音

你內在有一具獨特的樂器,它有獨特的材質結構與演奏方式:吹奏、彈撥、擊打......能煥發獨一無二的美麗頻率。

你是什麼樂器?你如何彈奏?你願意讓它發聲嗎?

若你抱怨自己是不成材的樂器,悠揚的樂音總是來自於別人,那麼,你需要反身尋找,在最不起眼的地方辨認出自己的能耐。

「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地方,都那麼值得光耀。」內在樂器不需要聽眾,只需要被彈奏。

--聖女貞德

(註)

「她工作時有一種意志力;她小心的餵養動物、以及操作家務......她是如此的投入於天主以及聖母瑪利亞的信仰,投入之深,使得那時還年輕的我,和其他的年輕人都嘲弄她。」--柯琳(Colin),貞德童年時的朋友,供述於聖女貞德的平反審判中。

審問者:「為何天主偏偏選擇妳而不是別人?」貞德回答:「因為靠一名單純的少女而能將國王的敵人逐出,這樣可以取悅天主。」--摘錄自貞德審判的紀錄。

和多數東方家庭的孩子一樣,我從小在制式的環境中長大,並不清楚自己的天賦是什麼。但三歲多時隨家人搬到的新處所,樓下剛好住著一位鋼琴老師,據我父母所說,我在四歲多時吵著要玩「樓下叮叮咚咚的聲音」,於是極為節儉的父母花了一筆大錢買了台德國牌子的鋼琴,我便展開了一段學琴生涯。

學到了第八、九年,我才從最後一任老師那兒知道自己擁有「絕對音感」。當時那位纖瘦長髮、貌美又有個性的鋼琴老師對我極有興趣,曾向母親力薦我去上光仁音樂班,不過才國二的我竟然頗為神祕地頭腦清醒,決定將彈琴當成興趣。

於是我走上了升學班的路,一路唸到大氣物理研究所,畢業後,我的耐心只夠在氣象局的研究單位侷促半年。為了體驗多采多姿的生活,我離開單純的公家單位,職海浮沉了許多年,一直到三十四歲成為自由工作者之前,我的每一個工作都很難撐到領得到年終獎金。老實說,即使在個人工作室的時期之初,我仍然不確定自己的興趣是什麼,甭說是天賦了。

三十七歲前後,我開始接觸靈性的領域,那簡直像是擱淺的魚兒回到大海一般,我徜徉在靈性的課程、書籍、訊息,和每天的靜心與自我覺察之中,樂此不疲。當時,我非常喜歡老師介紹給我的一個國外靈性網站,每個月引頸期盼著例行披露的高靈訊息,有時候會說給身邊的同學聽;後來,同學們開始主動來問,我便在繁忙的公關事務之餘,摘要地翻譯成文字。

逐漸地,想知道的人變多了,我決定通篇翻譯。有時候,案子已忙到半夜了,我仍然在結束工作之後,興味盎然地繼續那翻譯的工作,除了無法扼抑的熱情投入,還希望讀者們能夠在每個月初即時看到,別耽誤了時效。

說是讀者,其實他們都是我靈性課程的同學們,頂多二、三十位。我翻譯完畢之後,會把自己認為重要的部分標示成有色字體,然後在發信給同學們時,再寫一份簡單的條列式摘要,連同關懷問候語,一併放在電郵的前頭;這樣一來,忙碌的同學若沒空打開譯妥的附加檔案,一樣能在開信時閱讀到這個月的重點訊息。

這樣月復一月地做著這件事,現在回想起來,雖然像是「不求回報的服務」,但其實當時心中壓根兒沒有「服務」的念頭,就僅僅是熱情地做著喜歡的事,每個月把電子郵件發送出去之後,事情就完成了、到此為止,壓根兒不會去想大家看到了沒、喜不喜歡,所以也不可能期待別人的回音。

一年之後,突然接到一通電話,那頭傳來急切的聲音:「妳為何不放『譯者』的名字?」我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,囁嚅地問:「為何要放?」反正讀者都是自己人哪......「妳不知道很多部落格都在隨意轉載嗎?」她自己是位人氣部落客,早就忌諱那些不註明出處的轉載行為了。掛了電話,我好奇地搜尋關鍵字,霎時出現琳瑯滿目地轉載資料,讓我這個當時從不逛部落格的外行人著實目瞪口呆。

那個高靈訊息在台灣還不太發達的時期,我當時不成熟的翻譯文字就那麼剛好地成了搶手的轉載資料,的確是始料未及。在此同時,我剛剛開始帶領靈性課程,偶爾會有學生告訴我,其他人都知道我的名字了,我雖奇怪,起初也不以為意;後來才明白,我那不請自來的小小名氣,應該是從當年這純粹的興趣投入與熱情分享開始的。

清楚點兒說,純粹投入的意思是「只是投入,不求回報」,而熱情分享指得是「滿溢的能量必流向他人」。這兩項要素互為表裡,通常會同時發生。當一個人熱切的喜愛一件事,光是投入它,就是一種享受了,怎會思及其他!而那能量又是如此地洋溢飽滿,是很難不與人分享的。

許多學生問我:「什麼叫做『興趣』?要怎麼發現它?」

當我們都過著符合大家期待的人生時,的確觸及不到自己的興趣,因為興趣源自本質,而企求贏取肯定與掌聲,正扼殺著本質。

「對一件事情有『興趣』的時候,你投入的程度,會讓自己忘記時間與所處的空間。」我說:「你必須向內,而不是向外尋找興趣。那是一個向內探索自己的旅程,會有許多恐懼需要突破,因為身邊的人們會希望你走一條和大部分人相同的路。」

等你突破許多自我質疑與他人的評判,開始彈奏自己的樂音後,你的教練會出現,協奏者會出現,場地、觀眾......一一出現,就像種籽,因它自己強大的生長意圖突破堅實的土地後,陽光會來照耀、空氣就在四周一般。

附帶一提,預計在這本書出版之前,我與兩位好友有一齣樂曲的表演,我彈奏,朋友演唱,而伴奏曲剛好需要憑著音感去找到CD中的音符與和弦來完成,誰知道,我在兒時曾有的興趣會在三十年後用得上。

生命最令人讚嘆的部分就是「誰知道呢?(You never know!)」那些有關於「本質」的祕密,有關於我們從上主的身上所攜帶而來的「碎片」,你一定會想知道。若你向內尋找,必將知道。

而在你知道之後,也許還有你不知道的,將促使你繼續走這條精采的探索之旅。

多麼有趣!

商品訊息簡述: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天界的52則聖諭:52個自我覺察的練習 讓你回到內在和平





arrow
arrow

    xb0420263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